水更流 发表于 2018-3-28 19:33

谈胡乔木1936年的异言等步格律体新诗一个诗节

“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”
—— 谈胡乔木1936年的异言等步格律体新诗一个诗节

赵青山的《现代格律诗家评传》上下卷(雅园出版公司出版)共100章(他自己称“回”),为自新诗诞生以来与格律体新诗(他仍称“现代格律诗”)有关的100位诗家分别立传(含之前的黄遵宪),洋洋洒洒,共85万字,堪称皇皇巨著。胡乔木名列54位,置于“民族化时期”,将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延安时代、1960年代上半期、1980年代,惜乎平均使用力量,其全是诗词创作的第二时期本该一笔带过却着墨过多,而没有对他晚年显得相当成熟的,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得很好的,收入诗集《人比月光更美丽》的那批格律体新诗作品详加论述。好在对胡乔木在诗歌理论的意见引述甚详,价值颇高。
赵青山有一个为旁人所不及的优势,就是史料的掌握。旁搜博采,不遗微末。他提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编辑《人比月光更美丽》时,找到了胡乔木在1930年代创作的声援西班牙人们反法西斯斗争的诗篇《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》,但他自己“以为少作过于直露,不宜入选”。
可巧,我甫自海南文昌避暑归来,就收到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》丛刊2018年第1期,在《文学史研究》栏目中发现曲楠的文章《“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”:抗战时期的中国诗坛与西班牙内战》,觉得题目好生熟悉,急急翻阅,竟读到了这样一段话:“以马德里为圆心的西班牙内战国际‘诗史’,亦辐射到中国诗坛的创作领域。《光明》1936年8月刊登了胡乔木的诗作《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》,应该是这个诗坛在创作方面对西班牙内战做出的最早回应。全诗以复现‘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’一句的咏叹形式,对始自1936年7月17日摩洛哥叛乱的多个内战历史细节,从时空和参战群体等角度给出了全景式的描绘,线性的记史风格加上发表的即时性,使其一定程度上充当着中国读者了解西班牙战局的时事新闻诗。更为巧合的是,该诗营造的主题情境‘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’,正熨贴地象征着关注西班牙内战、共同保卫马德里的国际性诗歌氛围。”论文引用了全诗的末节:
    莫斯科,巴黎和伦敦的血肉
    他们要堆起马德里的城墙!
    满天吹着西班牙的风,
    满地都是西班牙的战场!
    为西班牙我也有我的岗位:
    我的笔,你请化作长枪!
虽然未窥全豹,但是我想其他各节应该也是采取同样的格式。这完全符合1950年代由何其芳提出并占主流地位的格律体新诗的格律要求:一首诗中,每行音步(那时称“顿”)相等,而字数允许略有参差;当然押韵是不可缺少的格律要素。对这个诗节可以做这样的节奏分析:
    莫斯科,巴黎\和伦敦\的血肉
    他们要\堆起\马德里\的城墙!
    满天\吹着\西班牙\的风,
    满地\都是\西班牙\的战场!
    为西班牙\我也有\我的\岗位:
    我的笔,你请\化作\长枪!
胡乔木晚年与卞之琳探讨格律体新诗节奏时,曾创造性地提出助词“的(地)”后靠的做法,可以很合理而便当地解决了“四字词组”过于冗长的问题。“西班牙\的风”,“西班牙\的战场”:以上的分步就采用了此法。
我们应该注意到此诗的写作时间:1936年。那正是新月派式微之后不久,一般认为格律体新诗的试验中断的时期,胡乔木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很值得珍视的。惜乎一时找不到全文,不见全貌。在赵青山的《评传》中,还对新月派之后、1949年之前这个时期的格律体新诗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做了梳理,填补了研究空白。其中成就较为突出的入传者甚多。
胡乔木在1980年代写了一批很优秀的格律体新诗,全部收入《人比月光更美丽》,是格律体新诗历史中弥足珍贵的遗产。其中也有我们后来倡导的“齐言等步体”作品。可以举出十言三步的《车队》为例:
无穷的圆圈,不停地旋转。
生命中奔驰,生活中追赶。
城市在滚动,街道在缩短。
希望在燃烧,未来在召唤。

朝阳啊上班,夕阳啊下班,
忠实的潮汐,汹涌而庄严。
前面是绿灯,车跑得腾欢;
前面是红灯,车停成一片。

紧张的工厂,班组长倒换;
繁忙的商场,人众在交穿;
温暖的家庭,窗灯在明暗——
车队在聚散,血液在循环。

陆上的河流,时代的风帆,
民族的象征,自立地向前。
生活的阳光,守护着地面!
生命的花朵,铺设着花园。
         1981•12

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8-4-1 15:46

谢谢代发此文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谈胡乔木1936年的异言等步格律体新诗一个诗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