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也静 发表于 2021-6-3 20:43

一曲梵音绕三江 半卷诗书拂尘心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一曲梵音绕三江半卷诗书拂尘心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――读金丁秋扎诗集《无尘梵音》有感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文/空也静

    五智告诉我,他的一位学生要出一本诗集,让我写一段话。我深知靠自己这半瓶墨水,搜肠刮肚也说不出几句像样的话来,但这事的确推脱不得。因为工作原因,我曾在玉树呆过几年,是诗歌让我们相识相交,并成为一辈子忘不了的好友。他不但爱好新诗,还喜欢歌词,创作了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品。同时还有一个活佛的身份,作品好人也好。虽说多年没见,他说的话不但要当回事,而且怠慢不得。

    粗读了他发来的作者的一些诗稿,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仓央嘉措。脑海里便画上一个问号,诗人会不会也是一位佛家弟子?真正弄清作者身份之后,让人大吃一惊。我怎么都不能把诗人、美女、无尘、梵音、虚空等等一堆费解的词语串在一起,戴在一个人的胸前,成为永久的装饰。仿佛抬头撞到了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;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。在走向诗歌的朝圣路上,她用一枝笔,发出时代的强音,形成了独特创作个性,留住了易失的青春年华。

一、鲜明的地标特色。
诗人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头,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。素有“江河之源、名山之宗、牦牛之地、歌舞之乡”、“唐蕃古道”和“中华水塔”的美誉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、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于这里。特殊的地理环境,形成了独有的地理标志。白云,雪山、河流、草原,毡包、野驴、牦牛、虫草作为重要的诗歌原料,被辽阔、苍凉、孤独调拌出不同的味道。作者善于在擦肩而过的时光里发现和捕捉诗意,不断延伸诗歌触角,把诗歌推向生命难以抵达的高度。

二、深厚的故土情怀。
毫无疑问,高原多变的气候条件、恶劣的生存环境、丰富的风土人情在诗人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影子。巍巍唐古拉、茫茫昆仑山孕育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倔强不羁的天性。诗人不惜用大量的笔墨书写乡土、乡情、乡味,抒发友情、爱情和亲情。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,弥漫着淡淡的人情世俗。诗人面对残酷的生存条件,寻诗作乐,心中总点燃着一盏不灭的油灯,照亮今生来世。诗人如一个多情的歌手,用诗歌守护着家园,守护着那些渐渐远去的记忆。

三、浓烈的宗教味道。
玉树属藏族居住的全民信教区,藏传佛教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。因地处中原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上,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寺院颇多,宗教色彩浓厚。诗人在宗教文化长期熏陶下,心理素质、语言风格、审美观点、生活方式等都打上了宗教文化的烙印,风马、经桶、轮回、桑烟、慈悲等沾满香火的字眼频繁出现。她搬运着一个个汉字,用诗歌搭建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寺院,普渡众生。仿佛一位高僧,披一件袈裟,打坐在莲花之上,法螺吹醒一片沉睡的梦。

四、大胆的生命揭秘。
在人烟罕至的高原,草木的生长是悲壮的,动物的生存是残酷的,人也如此。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探究无疑比我们更深入一些,更丰富一些。诗贵言志,从一草一木中发现人性的光芒,寄托人性的悲欢。诗人把自己深刻入一座雪山,溶入一条大河,放牧成天空一片云朵。跟着一缕轻风,探寻生命的真谛,寻找心中那朵不落的雪莲花。诗歌只是诗人的一个替身,信仰给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。在诗人的眼中,生命可以轮回。有诗陪伴,佛祖一路保佑,人生一步步走向圆满。

    话说完了,阅读才刚刚开始。我确信,她的诗能把我带向那片草原,让我回头在记忆里多呆一会儿。一杯酥油茶、半盘风干的牦牛肉,与往事盘腿而坐,一直喝到地久天长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一曲梵音绕三江 半卷诗书拂尘心